新闻来源:中国改革报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上有专家表示,现阶段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收尾冲刺阶段,各式能源发展面临新矛盾,能源企业面临新挑战。
水电发展面临新挑战
"目前,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22%,水电在建规模约4200万千瓦。"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基尧指出,现阶段适逢经济增长进入换档期,电力需求增长趋缓,水电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对此,张基尧直言,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家大力发展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水电面临着新挑战。随着水电开发不断向西南地区转移,面临的建设环境更加复杂,工程成本和社会成本会大幅增加。
我国水电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国内部分地区,水电开发和消纳、移民安置和其他新能源蓬勃发展等问题,也使得水电行业发展面临新的环境。
对于当前水电行业面临的问题,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水电与新能源发展部主任刘学海进行了阐述。首先,水电建设的成本在大幅提高。水电因为开发的区域都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很多区域想快速发展和致富的意愿很强烈,过多、过快地加载在了各个相应的水电项目上,因此征地和移民的费用大幅增加,导致造价大幅上升。
其次,现在建设好的项目遇到了当前能源电力有一定过剩的矛盾,因此水电又出现大规模的弃水,大规模弃水就造成现在已经建设好并运行的项目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新投的项目也都出现亏损。
再次,其他新能源竞争力不断提高,对水电开发造成冲击。比如风电的造价成本在大幅度下降,这几年造价成本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下降,现在风电的千瓦造价已经降到7000元左右;再比如光伏的造价也是大幅度减少,其平均造价现在已经降到了7000元~8000元,这些都给水电开发带来了巨大压力,挤压着水电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水电发展出现了一些负面情况,任重道远。"张基尧说,一是当前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发展模式下,电力市场出现了发电量供大于求的不平衡态势,水电弃水时有发生,水资源的浪费、电量及经济效益的损失巨大;二是西南地区高原高寒、深覆盖层等复杂地质和气候条件下,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面临着诸多新难题,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市场因素等,都给西南水电开发提出了新挑战;三是水电增速放缓,在建规模减小,项目核准进度跟不上。
科学谋划促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的抽水蓄能电站因其降低电网成本、提高电网可靠性等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推进水电事业科学发展,"发展抽水蓄能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创新体制。"张基尧提出,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储能装置,在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已成为行业共识。
小水电作为联合国一贯倡导的减贫和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手段,其生态环保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已有小水电站47,000多座,总装机容量7300多万千瓦。但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对小水电生态作用认识不够全面,部分小水电站存在不顾河流生态、追求发电效益的问题,导致个别地方出现了为保护生态而关停小水电的现象。除了在抽水蓄能电站领域投入精力外,张基尧提出,"科学认识小水电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大科普舆论宣传力度,使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积极促进小水电的和谐发展。"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审视水电,国家能源局原总工程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吴贵辉认为,水电的发展必须和环境保护、脱贫、移民安置、旅游、特高压输电技术、气候变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走出去"等结合起来,寻求自身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