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日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就IPO申报稿进行了预披露,标志着澜沧江水电进入上市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自去年水电装机第一大的长江电力收购第二大的川云水电之后,此前装机排名第三的澜沧江水电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水电公司。分析称,在当前全国电力产能整体过剩、市场化竞争激烈、经营压力趋重的情况下,澜沧江水电进行资本入市融资是适时之举。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澜沧江水电在不断强化绿色水电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将开展流域风电、光伏、水电互补开发,同时依托云南积极开展境外项目,其IPO之后的发展值得期待。
面临经营和资金双重考验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投资增速放缓等众多因素影响,全社会电力需求疲软。数据显示,2013-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53223亿千瓦时、55233亿千瓦时、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分别为7.18%、3.78%、0.48%,下滑趋势明显。
澜沧江水电作为电力生产和销售企业,上网电价和发电量是影响其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云南省作为我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电力市场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化交易体系,售电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竞价上网等改革措施促使上网电价下降。
澜沧江水电IPO申报稿显示,2013-2015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0.2352元/千瓦时、0.2327元/千瓦时、0.21548元/千瓦时,下降明显。尤其去年,受国内宏观经济波动、调结构等影响,云南省下游客户用电需求不旺,用电负荷减少使得澜沧江水电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上网电量受到影响。
2015年,澜沧江水电经营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营业利润19.67亿元,同比下降56.08%。分析称,如未来上网电价持续下降,社会用电需求仍未有明显改善,澜沧江水电业绩存在进一步下滑甚至存在上市当年营业利润下滑50%以上的风险。
生产经营存在诸多风险的同时,澜沧江水电还面临着较重的资金压力。为此,澜沧江水电分别在3月7日发行2016年度第一期20亿元、5月10日发行第二期10亿元、6月30日发行第三期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相比2015年发行四期超短期融资券的力度,澜沧江水电今年上半年连续发行三期超短期融资券,表明公司资金压力明显加大。
信息显示,2013-2015年,澜沧江水电负债率分别为79.83%、80.19%、77.94%,利息支出分别达到34.89亿元、43.68亿元、40.61亿元。同时,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公司一年之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为43.76亿元,意味着澜沧江水电2016年需要偿还的本息至少在80亿元以上。
多能源互补增实力
据了解,澜沧江IPO所募资金将用于投资苗尾、乌弄龙、里底水电站的开发建设,拟使用募集资金分别为30.48亿元、35.92亿元、13.6亿元,总计80亿元,机组容量共281万千瓦。
澜沧江水电拥有澜沧江干流全部水能资源开发权,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大型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水电开发主体,是科学化建设、集控化运营水平较高的水电公司之一。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公司已投产电站控股装机容量为1711.78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699.88万千瓦,拥有已核准的在建、筹建电站装机约1176.5万千瓦,随着该公司水电开发业务向澜沧江上游不断延伸,其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十三五"期间,澜沧江水电将重点建设乌弄龙、里底、黄登、大华侨、苗尾五个水电站,启动古水、托巴两大工程建设,下游橄榄坝电站也力争在"十三五"末开工,西藏段如美、古学等项目将开展前期工作。
除了不断强化绿色水电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外,澜沧江水电还积极抢抓优质新能源储备,择优开发有良好效益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同时开展流域风电、光伏、水电互补开发的研究工作,打造绿色多能源互补新模式。
目前,该公司负责投资开发的昆明石林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示范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万千瓦,其中1.8万千瓦已建成投产,后续8.2万千瓦全部方阵具备并网发电条件。澜沧江水电还拥有云、贵两省25个风电场约200万千瓦风电资源,其中9个风电项目41.5万千瓦已获得核准。
"十三五"期间,澜沧江水电计划开展澜沧江上游西藏段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规划选点等前期工作,为配套干流水电开发打包外送做好技术储备。
据悉,在"走出去"方面,该公司立足云南、依托云南,积极开展境外项目开发,扩大资源储备和发展空间。已投运的缅甸瑞丽江一级(60万千瓦)电站成为中国对外投资建成的最大BOT(建设—营运—移交)水电项目。同时,结合境外项目开发,充分利用境外项目的外送通道和电力市场,择优开发境外新能源。
业内分析称,从目前情况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公司仍将以水电开发为主要发展方式,但这种多元化的能源布局必将给澜沧江水电带来新的内生动力。